OA系统 教务系统

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县域经济

发布时间:2016-04-06    浏览次数:12

《均衡发展的三个维度与县域经济走向》一文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从宏观层面看,全球化大循环体系已经被打破;从中观层面看,区域经济的板块断层与碎片化;从微观主体层面看,存在发展动力如何重启激励不足等问题。故而我国现在处于“非稳态均衡”状态中,要迈向再均衡,需要做到宏观层面上的内外再均衡、中观层面的区域再均衡和微观层面的动力再均衡。面对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必须从需求和供给双侧发力,重点实施扩大内需改善供给供需双调策略;中观层面的区域再均衡一是深入推进重点区域的市场一体化,如京津冀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这些区域,中央有要求,市场有需求,省市有动力,完全可以按照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推进区域市场全方位一体化建设。二是短期内重点推动全国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重点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基础设施体系和健全现代市场价格体系。微观主体的动力再均衡需要构建新型二元激励结构体系地方以重启政府发展动力,也需要政策支持与重塑企业家精神以重启民营企业发展动力。

随后作者提出县域经济中长期的发展策略和方法,即“三角锥”概念模型:三角锥的顶点是总体战略谋划,往下有三个策略作支撑,即产业发展策略、空间发展策略和改革创新策略。总体战略谋划以概念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为主的,产业发展策略以市场化导向、要素积累及本地根植性为主,空间发展策略以区域定位调整与内部“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优化为主,改革创新战略以深化区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为主。

《多点多极发展格局中的县域经济底部支撑研究》一文作者由于空间经济运动的惯性和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往往在相当长时期内都会远远强于扩散效应,导致区域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发展的条件下,区域经济社会进步不仅需要单个增长极的强劲支撑,更需要多个增长极的协同推进,实施多点多极空间开发战略,形成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经济单元,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的基础支撑。在多点多极发展战略下,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做强区域市州经济梯队、建设区域性城市群或者次级经济区域,都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底部基础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进而影响“点”和“极”的支撑作用的合理发挥,最终影响区域性城市群和次级经济区的崛起。县域经济可以在经济规模上通过吸收和辐射能力带动经济发展,也可以通过自身经济功能服务城市经济发展和自身城镇化建设三方面在多点多极发展中发挥底部支撑功能,最后通过四川省县域经济现实来解释县域经济底部支撑作用的成效与困难,并从产业支撑、市场开放和城镇建设角度提出夯实县域经济支撑作用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罗黎平.多点多极发展格局中的县域经济底部支撑研究改革[J],2015,2:91-97

[2] 迟梦筠,邓睦军,龚勤林.均衡发展的三个维度与县域经济走向经济体制改革[J],2015,3:62-67